


央视日前曝光"国有林普洱茶"背后乱象
近日,央视曝光了云南易武茶区国有林普洱茶背后的乱象,据悉,当地村民不但深入国有林甚至自然保护区采茶,还在保护区内开荒种茶。
国有林,从词面上解释是国家所有的森林,山林权属于国家所有。我们今天所说的:国有林普洱茶,就是指长在国有森林里的古树茶.
易武的国有林茶区,并不是指普洱茶茶园,它是一片森林,森林里什么都有,包括茶树。
比起普通的山野森林,国有林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比较好。国有林的古茶树大多树干光滑且高杆,十几米的茶树在国有林比较常见,也算是高杆古树茶的代表。
近年来,普洱茶追求山头、推崇生态、强调小产区不断走向不平衡,国有林高秆被热捧。所谓国有林高秆,按照业内的解释,是位于国有林内的茶树,因为原生态环境要争夺阳光,茶树像望天树一样向上生长,成为高秆,一般人还真爬不上去。远离人类打搅的生长环境,独特的树形和古树乔木,加之据说野味山林气的口感描述,让国有林契合了诸多消费联想,价格更是蹭蹭上涨的“高秆”。普洱茶界追捧的薄荷塘、弯弓、茶王树、天门山、凤凰窝等,基本都是国有林的代表作。价格动辄几千上万一公斤,铤而走险采茶、开荒者不在少数。
但人们有没有认真想过,国有林热则热矣,它合法吗?正如央视报道中所明确指出的:国有林和自然保护区都严禁从事茶叶种植和采摘活动。因而绝大多数国有林茶叶是非法的,非法所得的东西,其实就是赃物,还能在市场上大摇大摆流通,真是咄咄怪事!没说一定,是因为要具体分析。国有林从产权上来讲,整体是国有财产,其中的茶树和孳息也属国有,私人采摘严格来说不合法。更不用说自然保护区的茶树,除了科研考察和经法定程序批准,一枝一叶不能动。上述有名的小产区山头茶新贵,几乎都在此列,因为它们的卖点是国有,是稀缺。
易武国有林 产区
现实中也有特殊情况。如村民祖辈生活在保护区,还没有补偿搬迁,生产生活离不开。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,如村民雨季到国有林里采蘑菇,因为对森林资源很少产生破坏,又事关民生,地方一般不会干涉。但到国有林里采茶有所不同,因利益巨大每年进入的人多,有些基层乡镇村组已经开始采取劝返措施,也就是说单纯去爬树采茶不可以了。可以推论,除去这些极极特殊的情况,绝大多数来自国有林的普洱茶都是非法的,作为非法所得的赃物,理应收缴或销毁。
但事就是这么怪,越是非法的稀少的,有些不法商贩越觉得奇货可居,拿来装神弄鬼,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者也奉行口腹之欲至上,拿尖货来装点门面——这现象在普洱茶界尤甚。如果说买卖毒品和盗墓的文物,人们会觉得道德上情理上“不好意思”,只能偷偷摸摸进行。那么,违法的国有林茶叶凭什么成了时尚流行物?不能不说,是云南茶行业缺乏反思精神;是形成的利益共同体缺乏自我净化和纠偏能力;也是法不责众,行业管理混乱软弱的表现。什么时候国有林成了“黑心茶”,拿出来卖就是自投罗网,才可以说行业健康成熟了。
普洱茶乱象并不是一天两天了,国有林并不是个例,茶农为了利益,也是无所不能,也许, 普洱茶在未来会迎来大整顿,只是时间问题而已!
- 2020-10-25易武茶区: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山头特点与区别
- 2020-12-09我们喜欢一个茶,到底喜欢的是它的什么?
- 2019-07-19多位书法家 到云南版纳茶区“易武镇”采风
- 2020-08-22易武麻黑石门坎,普洱茶发烧友的必修课
- 2020-12-12熟茶市场的后起之秀:易武熟茶,青出于蓝,后发先至的意味
- 2020-11-27未来值得期待的易武熟茶,鲜明特点,不同于勐海味的熟茶
- 2019-11-05易武丁家寨大力发展茶产业变“小康村”
- 2018-12-18云南普洱茶十大古茶区
- 2018-12-18普洱茶-曼撒、易武产区茶叶的品质特点
- 2019-06-20易武麻黑的魅力所在